⒈ 供給制人員領(lǐng)取的生活零用錢。
英allowance;
⒉ 工資以外的補助費。
例出差津貼。
英pay; subsidy;
⒈ 亦作“津帖”。補帖;補助。
引《元典章新集·刑部·禁搔擾》:“本司官委有子弟或因買賣干勾已事到彼,不許繁擾官府,并不得請獻飲食,津貼錢物。”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時事·王蓮生編修》:“甲申二月二十二日邸鈔,載其奏請京官津帖銀兩作正開銷。”
沙汀 《憶邵荃麟同志》:“他還作出安排……每月從創(chuàng)作基金中津貼我一筆生活費。”
⒉ 薪水以外的補助費。
引鄭觀應(yīng) 《盛世危言·廉俸》:“上焉者或借夤緣餽贈,節(jié)禮堂規(guī),尅減軍餉,侵蝕錢糧為津貼。”
王西彥 《風(fēng)雪》一:“一個小小科員,月薪八十,津貼四十。”
⒊ 指供給制人員的生活零用錢。
引《人民文學(xué)》1981年第8期:“你們當戰(zhàn)士,一月七、八塊錢津貼。”
⒈ 俸給之外的補助。
引清·洪升《長生殿·第四二出》:「雖然陸路沖繁,卻喜津貼饒溢。」
近補助
1、這個委員會獲得的政府津貼數(shù)額逐漸減少。
2、清華將提供崗位,使得九成碩士生獲得崗位津貼和免交學(xué)費的資助。
3、在國陣糟透了的治理底下,馬來西亞陷入凄慘狀況,一方面削減津貼,但同時又有通膨壓力導(dǎo)致物價上漲,讓窮苦百姓苦上加苦。
4、受托人如獲給予薪酬,則根據(jù)本條發(fā)給的津貼,須在薪酬之外加付。
5、第三,以行為理論和公平理論為指導(dǎo),研究了崗位津貼制度對教師的激勵效用和效益,給出了幾個崗位津貼制度實施效果的評估分析方法。
6、第三,從基本薪酬、績效調(diào)薪、津貼福利等幾方面著手,對原有薪酬體系進行了較大的改革與調(diào)整,以此建立一個更加適合、支持和促進銀行戰(zhàn)略發(fā)展的新的薪酬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