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猶大公無私。
⒈ 亦作“至公無我”。
引舊題 漢 馬融 《忠經(jīng)·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無私?!?br />晉 袁宏 《后漢紀(jì)·光武帝紀(jì)七》:“統(tǒng)體之道,在乎至公無私,與天下均其欲?!?br />《醒世恒言·三孝廉讓產(chǎn)立高名》:“田大 至公無私,議將此樹砍倒,將粗本分為三截,每人各得一截,其餘零枝碎葉,論秤分開?!?br />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七:“士大夫為吏者,當(dāng)以至公無我處之,事自理,民自服。”
⒈ 秉公處理,毫無偏私。宋·蘇軾〈乞?qū)⑴_諫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劄子〉:「數(shù)年已來,親見陛下以至公無私治天下?!挂沧鳌复蠊珶o私」。
引《鏡花緣·第六〇回》:「俺聞劍客行為莫不至公無私,倘心存偏袒,未有不遭惡報?!?/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