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1) (形聲。從山,葻(
)聲。本義:山林中的霧氣) 同本義未夜青嵐入,先秋白露團(tuán)。——白居易《新栽竹》
(2) 又如:嵐氣(山中霧氣);嵐光(山間霧氣經(jīng)日光照射而發(fā)出的光彩);嵐峰(霧氣繚繞的山峰);嵐霧(山中霧氣);嵐靄(山中的云霧。嵐,山林中的霧氣。靄,云氣)
嵐【寅集中】【山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9畫
《廣韻》《集韻》《韻會(huì)》《正韻》盧含切,音婪。《說文》岢嵐,山名。近太原,有渥洼池,出良馬。
又州名。本樓煩王所居,漢爲(wèi)太原地,後魏置嵐州。
又山氣烝潤(rùn)也。《謝靈運(yùn)·晚出西射堂詩(shī)》夕曛嵐氣隂。《王維·送方尊師詩(shī)》夕陽(yáng)彩翠忽成嵐。
◎ 粵語(yǔ):laam4
◎ 潮州話:nam5 [潮州、饒平]lam5 [澄海]nang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