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同“鏟”。削除。
2.同“鏟”。農(nóng)具名。鏟子。
3.滅除;廢除。
4.只;光著。
5.卻;反而。
6.無端;平白。
7.同“棧”。
chàn“刬”的繁體字。一槪;全部。見“一刬”。
剗【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初限切《集韻》《韻會(huì)》楚限切《正韻》楚切,
音鏟。《玉篇》削也。《集韻》平也。《戰(zhàn)國策》剗而類,破吾家。《前漢·班固敘傳》革剗五等,制立郡縣。
又《集韻》側(cè)展切,音展。刈也。《蘇軾·牛戩畫詩》王師本不戰(zhàn),賊壘何足剗。笑指塵壁閒,此是老牛戩。
又《韻會(huì)》初諫切,鏟去聲。攻也,平治也。本作,今文作剗。《韓愈詩》活計(jì)以鋤剗。
剗【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初限切《集韻》《韻會(huì)》楚限切《正韻》楚切,
音鏟。《玉篇》削也。《集韻》平也。《戰(zhàn)國策》剗而類,破吾家。《前漢·班固敘傳》革剗五等,制立郡縣。
又《集韻》側(cè)展切,音展。刈也。《蘇軾·牛戩畫詩》王師本不戰(zhàn),賊壘何足剗。笑指塵壁閒,此是老牛戩。
又《韻會(huì)》初諫切,鏟去聲。攻也,平治也。本作,今文作剗。《韓愈詩》活計(jì)以鋤剗。
剗【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唐韻》初限切《集韻》《韻會(huì)》楚限切《正韻》楚切,
音鏟。《玉篇》削也。《集韻》平也。《戰(zhàn)國策》剗而類,破吾家。《前漢·班固敘傳》革剗五等,制立郡縣。
又《集韻》側(cè)展切,音展。刈也。《蘇軾·牛戩畫詩》王師本不戰(zhàn),賊壘何足剗。笑指塵壁閒,此是老牛戩。
又《韻會(huì)》初諫切,鏟去聲。攻也,平治也。本作,今文作剗。《韓愈詩》活計(jì)以鋤剗。
◎ 粵語:caan2
◎ 客家話:[客英字典] can3 [臺灣四縣腔] can3 [梅縣腔] can1 can3 [陸豐腔] can3 [海陸豐腔] can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