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
(1) (形聲。從車,徹(
)省聲。本義:車跡,車輪碾過的痕跡)(2) 同本義
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蹲髠鳌でf公十年》
曉駕炭車輾冰轍?!顿u炭翁》
(3) 車子
會使轍交馳,北邀當國去相見?!奶煜椤吨改箱浐笮颉?/p>
(4) 又如:轍印(車子行駛的痕跡);轍跡(車子行駛的痕跡)
(5) 道路
欲駕巾車歸去,有豺狼當轍。——宋· 胡銓《好事近》
(6) 又如:轍軌(軌道)
(7) 途徑;門路;路數(shù),路子
總會舊轍,創(chuàng)立新意?!濉?潘徽《韻纂序》
(8) 又如:沒轍(沒有辦法)
(9) 比喻錯誤或教訓 。如:前轍(前人的教訓)
(10) 歌詞、戲曲、雜曲等所押用的韻攝 。如:合轍(押韻);十三轍
轍【酉集下】【車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2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列切,音徹?!墩f文》跡也。《增韻》車輪所碾跡也。餘詳前軌字註。◎按《莊子·人閒世》螳蜋怒臂以當車轍。別作軼。《淮南子·道應訓》絕塵弭轍。別作
。《史記·
平傳》門外多長者車轍。別作徹。古字多通用,不必泥。
轍【卷十四】【車部】
車跡也。從車,徹省聲。本通用徹,後人所加。直列切文三新附
(徹)通也。孟子曰。徹者、徹也。鄭注論語曰。徹、通也。爲天下通法也。按詩徹彼桑土。傳曰裂也。徹我牆屋。曰毀也。天命不徹。曰道也。徹我疆土。曰治也。各隨文解之。而通字可以隱栝。古有徹無轍。從彳。從攴。從育。葢合三字會意。攵之、而養(yǎng)育之、而行之、則無不通矣。毛傳所謂治也。丑列切。十五部。一曰相臣。疑有譌。鉉本無此四字。
◎ 粵語:ci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