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1) (準本為凖的俗字,現(xiàn)為凖的簡化字。但在未簡化前,準習用的意義,與凖字有別)
(2) 公文用語 。始于唐·五代 (1) 表示允許,認可
乃于戰(zhàn)所,準當時兵士,人種樹一株,以旌武功。——《周書·文帝紀下》
(3) 又如:批準;照準;準如所請 (2) 引申為比照,作某類事物看待。如:準前例辦理;準平原;準尉 (3) 表示依據(jù)、根據(jù)。如:準某部函
(4) 決定,必定 。公文用語。如:準于某日起程
這準是使猛了勁,岔了氣了。——《兒女英雄傳》
(5) 折充;抵充
連身上外蓋衣服,脫下準了店錢。——《醒世恒言》
新舊錢暫兼行,新錢千準銀一兩,舊錢準七錢。——《清史稿》
我有心看上她,與我家做個媳婦,就準了這四十兩銀子;豈不兩得其便。——《竇娥冤》
(6) 又如:準價(折價);可準(可以抵償);準算(折算;抵帳)
形容詞
(1) (形聲。從水,隼(
)聲。本義:平,不傾斜)(2) 同本義(取義于水平,側(cè)重于平穩(wěn))
凖,平也。——《說文》。字亦俗作準。段玉裁注:“謂水之平也。天下莫平于水,水平謂之凖”
推而放諸東海而凖。——《禮記·祭義》。注:“猶平也。”
(3) 亦指其他物體的平
輈注則利凖,利凖則久,和則安。——《周禮·考工記》
(4) 又如:準望(測繪地圖的方法之一)
(5) 準確 。如:不知準不準;投籃準;打得準;猜得準;準成(準星;準確可靠);準當(準確恰當);那準不對;沒準兒
(6) 輕重相當;均等
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易·系辭》
幸少從女言,得厚息,略相準。——《聊齋志異》
名詞
(1) 古代測量水平的儀器
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漢書·律歷志上》
(2) 又如:準平(測量平面的儀器)
(3) 標準;法則
禮者,節(jié)之凖也。——《荀子·致士》
(4) 又如:準式,準格(標準,準則);準限(標準)
(5) 箭靶,靶子。通“埻”
我有平肩輿,前途猶準的。——杜甫《鄭典設(shè)自施州歸》
(6) 又如:準的(箭靶;標準;準則);準執(zhí)(箭靶);準鵠(即正鵠。箭靶。引申為目標);準式(標準;楷模);準格(猶言標準、規(guī)格)
(7) 鼻子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李白《梁甫吟》
(8) 姓
動詞
(1) 允許;批準 。 唐、 宋以來公文上許可的批語,俗作“準”
乃于戰(zhàn)所,準當時兵士,人種樹一株,以旌武功。——《周書·文帝紀下》
我要放他,你又苦苦的不準。——《兒女英雄傳》
(2) 又如:準查記錄;準行(準許;許可);準奏(君主批準臣屬的奏章)
(3) 料想;打算 。如:準擬(料想;打算);準承(料想;打算)
(4) 仿效,效法
始都樂壽,號 金城宮,備百官,準 開皇故事。——《新唐書》
(5) 又如:準遵(遵循;依照);準據(jù)(依據(jù));準擬(遵循;模仿)
(6) 瞄準
修脛?wù)呤怪盆懀瑥娂拐呤怪撏粒鹫呤怪疁剩瑐呤怪浚饔兴恕!痘茨献印?/p>
(7) 又如:準度(測量,衡量);準裁(衡量,裁定);準量(計量;估量)
(8) 測量,度量
軾始至 穎,遣吏以水平準之, 淮之漲水高于 新溝幾一丈。——《宋史》
(9) 揣測,揣度
仁君處位而不安,大夫隱道而不言,群臣準上意而懷當。——《淮南子》
(10) 按照,依照
若體規(guī)畫圓,準方作矩,終為人之臣仆,烏尚得謂之詩哉。——《答章秀才論詩書》
(11) 又如:準式(依照準則或樣式);準律(依照法律);準據(jù)(依據(jù))
準【子集下】【冫部】 康熙筆畫:10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集韻》俗準字。《正字通》字林準與準同。正韻軫韻準準二字
存,當卽準字重文。(準)《唐韻》《正韻》之允切《集韻》《韻會》主尹切,
肫上聲。《說文》平也。《前漢·律歷志》繩直生準。準者,所以揆平取正也。《書·立政》準人。《正義》準人,正法之人,謂士官。
又均也。《禮·月令》先定準直。《正義》謂輕重平均。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權(quán)之然後準之。《註》謂準擊平正之也。
又平準,漢官名。武帝置平準官,籠天下鹽鐵。
又則也,倣也。《易·繫辭》易與天地準。
又樂器,漢京房所作,以定律數(shù)。亦作準。《莊子·天道篇》平中準,大匠取法焉。《字林》準與準同。
又《唐韻》職悅切《集韻》《韻會》《正韻》朱劣切,音拙。《史記·高祖本紀》隆準而龍顏。《註》服虔曰:準,頰權(quán)也。文穎曰:準,鼻也。
又《集韻》數(shù)軌切《正韻》式軌切,音水。亦平也。一曰車轅脊不停水。(準)
準【卷十一】【水部】
平也。從水隼聲。之允切
(準)平也。謂水之平也。天下莫平於水。水平謂之準。因之製平物之器亦謂之準。漢志。繩直生準。準者、所以揆平取正是也。因之凡平均皆謂之準。考工記準之然後量之、易繫辭易與天地準是也。從水。隼聲。之允切。按隼卽鵻字。鵻從隹聲。準古音在十五部。讀之壘切。考工記故書準作水。○準、五經(jīng)文字云字林作準。按古書多用準。葢魏晉時恐與淮字亂而別之耳。
◎ 粵語:zeon2
◎ 客家話:[寶安腔] zun3 [梅縣腔] zhun3 [客語拼音字匯] zun3 [客英字典] zhun3 [東莞腔] zun3 [沙頭角腔] zun3 [臺灣四縣腔] zun3 [海陸豐腔] zhun3 [陸豐腔] zhun3
◎ 潮州話:zung2 (tsúng 舊時:ts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