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詞
(形聲。從雨,每聲。本義:物因生菌而質變) 同本義 。如:霉顯(受潮霉爛);霉黑(物受潮濕而發霉變青黑);霉干菜(芥菜的莖葉,加香料鹽漬,封在瓦器中,使發霉后曬干而成)
名詞
真菌;霉菌 生長在各種有機物質或生物體表面上的絮狀物,特別當潮濕時或腐爛時。如:青霉;綠霉
名詞
(1) 在各類有機物及活植物上通常在表面由真菌如白粉菌科和霜霉菌科形成的白色生長物
(2) 梅雨 。如:霉天;霉雨
形容詞
(1) 面垢黑
徾,中久雨青黑。——《說文》
顏徾黧以沮敗兮。——《楚辭·劉向·九嘆逢紛》
堯瘦臞,舜徾黑。——《淮南子·脩務》
(2) 又如:霉瘠(黑而瘦);霉黧(形容面垢黑)
霉【戌集中】【雨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7畫
《正字通》莫裴切,音枚。項甌東曰:江南以三月爲迎梅雨,五月爲送梅雨。或言古語:黃梅時節家家雨。張蒙溪謂:梅當作霉,雨中暑氣也。霉雨善汙衣服,故又云霉涴,言其爲霉所壞也。按雅風土記皆作梅雨。霉,義與黴通。
黴【卷十】【黑部】
中久雨青黑。從黑,微省聲。武悲切
(黴)中久雨靑黑也。楚辭九歌。顏黴黎以沮敗。淮南說山訓曰。晉文公棄荏席。後黴黑。從黑。微省聲。武悲切。十五部。集韻或作?。葢古體。
◎ 粵語:mui4
◎ 客家話:[海陸豐腔] mui2 moi2 [客語拼音字匯] moi1 moi2 [客英字典] moi2 [寶安腔] moi1 [梅縣腔] moe.2 [臺灣四縣腔] mi2 mo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