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滿舟經十八灘因分各灘名賦詩 其十 梁灘。 危灘石作梁,橫截中流壯。滔汨向東逝,逞怒不得放。砥柱回狂瀾,百川此其障。波神有馀憤,氣驕猶張王。我欲就安妥,投檄相誚讓。爾心亦豈忍,急為收洪漲。勿涌九江濤,勿奔三峽浪。我有寸許膠,息渾一千丈。爾當守澄清,肯逐濁涇蕩。江山必有神,司宰任忠諒。行當率吾民,牲醴嚴祀饗。愿言沛惠澤,千秋永毋忘。
暇日同鄭以孝游定光庵坐志喜亭上以池清龜出曝松暝鶴飛回為韻各賦十首用紀一時之清興云 其十。 天開兜率境,何殊雨花臺。山鬼受經去,癯龍聽講回。邛竹青活雨,禪龕紫封苔。他年棄俗慮,避世心悠哉。
題東園道人晚釣圖。 槐池湛晴波,日光斂馀照。樂彼池上人,乘閒晚垂釣。悠悠七里灘,高風許同調。爾祖昔釣鰲,金門曾待詔。亦有孫子賢,事業遠堪紹。不泛窮河槎,當鼓濟川棹。豈有終隱淪,長才處廊廟。尚父心已許,巢父首猶掉。郁郁喬木陰,濃翠供吟眺。固無羨魚志,投竿發清嘯。自知天所與,不為人所料。矯首吳天高,紫煙橫遠嶠。
冬夜夢子紹兄。 天空星月高,城迥笳鼓咽。夜長苦多寒,微燈翳明滅。覆衾未及暖,睡眼已交睫。悠揚竟何之,恍遇遠游客。驚怪會面稀,胡為久離別。儻非兄弟親,安得魂夢接。干戈今未休,殺戮那可說。原野日積尸,江波日流血。南游觸蠻煙,北走犯燕雪。涉水多蛟龍,投荒足妖孽。毛發侵風霜,肌膚戰寒熱。危顛命弗顧,奔走骨欲折。嗟嗟困羈孤,何由保明哲。功名既難成,歲月如電掣。榮華夢蟻國,富貴探虎穴。致身亦已愚,秉志何更拙。故山豈不佳,尚有揚雄宅。家聲幸未墜,猶宜守清白。弟也百無為,林泉托跛躄。
和呂德昭春日游問政二十韻。 仙家白云里,水復更山重。已化雙飛舄,空傳九節筇。石函藏秘訣,寶劍瘞铦鋒。境勝華陽洞,形高天柱峰。尋真何處問,學隱此情鐘。阮肇留遺事,劉晨覓舊蹤。佩懸青玉鏤,丹熟紫金镕。咒法能馴虎,輕身可跨龍。蟠桃開蓓蕾,芝草長豐茸。日月同駒隙,乾坤等蟻封。蓬萊知路永,閬苑得春濃。鶴老應摧羽,魚潛不露喁。唐詩存古碣,秦爵授枯松。樹穴穿飛鼠,巖空集稚蜂。生涯從澹泊,景物自從容。頗覺游多趣,何煩悶少悰。石香炊飯軟,泉冽釀醅醲。自有逃名志,寧無學古胸。疏狂李太白,風致郭林宗。羨子能行樂,來歸日下舂。
進賀千秋節詩甲申十二月十六日。 明朝遵祖訓,趙國錫王封。宗社藩維壯,山河表里雄。祥光惟岳降,壽算與天同。祚胤千年盛,貞符萬世隆。成功勞汗馬,啟運翊飛龍。鶴駕神仙府,鸞笙帝子宮。春回十日后,星拱九霄中。暖沁梅香潔,寒消燭影紅。璽文金燦爛,佩響玉玲瓏。愿效長生祝,常瞻不老容。獻圖來閬苑,問道向崆峒。善頌慚無補,丹心效寸忠。
題牧牛圖 其二。 春耕驅牛聲叱叱,釋犁隨意放原隰。瀟瀟老樹風勢狂,彷佛隔山雨來急。小童坐背不用牽,綠蓑濕短青笠圓。一牛徐行繩在手,一牛回顧疑爭先。更看最后緩追逐,日暮天昏歸路熟。草肥水暖意自閒,蹄健力強非觳觫。時平樂業甘為農,處處擊壤歌年豐。黍稌盈囷官賦足,但愿稱作多牛翁。
游東龕巖賦十景詩 其三 石舫。 無帆無楫空類舫,不經江漲波濤漾。當年已辦濟川功,留得遺形巖石上。縱令百丈那可牽,高歌擊節時叩舷。云流如水疑欲泛,滄海桑田多變遷。
題墨竹四首 其一 風。 雄風鼓馀怒,湘江起層波。老蛟改窟宅,拿云下巖阿。蛻骨在平陸,化作碧玉柯。勢強不肯屈,敲戛聲相摩。晴窗俯虛敞,瑟瑟秋思多。
題畫 其二。 落落長松蒼干古,深深幽館碧窗虛。階除近水鳧鹥集,知是山中曉雨馀。
題畫 其一。 斷磯石罅兩舟艤,繁木云邊孤館藏。有客讀書忘俗慮,綠楊風軟日初長。
敬蒙書賜梧岡二大字伏睹八法精妙超入神品寵榮所及不勝喜慶十襲珍藏永為家寶謹賦詩謝恩。 頒賜梧岡翰墨香,錦箋字字響琳瑯。山林若候藏書處,午夜晴虹貫月光。
題墨梅 其二。 東風吹春到南枝,三花五蕊香參差。幽禽戴雪頭已白,月明忍凍應多時。
題墨梅 其一。 前村昨夜雪晴時,春到寒花第一枝。錯認孤山小橋路,月移疏影鶴歸遲。
題宋李綱帳綠亭詩后。 狡童已沮勤王志,老檜猶貪蔽日陰。帳綠春深風雨橫,一生空負老臣心。
謝賜睿翰神妙變化遠法鐘王臣子儀不勝欣躍賦詩以進 其三。 臨池清思日初長,龍劑香生玉楮光。八法精深入神品,侍臣蒙賜永珍藏。
謝賜睿翰神妙變化遠法鐘王臣子儀不勝欣躍賦詩以進 其二。 清興閒書筆陣圖,妙窺八法不須摹。鐘王墨跡何堪數,摘得驪龍頷下珠。
謝賜睿翰神妙變化遠法鐘王臣子儀不勝欣躍賦詩以進 其一。 睿思筆力掃千軍,寫遍金箋五色紋。墨沼鸞飛光掣電,天門龍跳勢騰云。
奉賦對月詩和陸長史韻。 風掃浮云凈碧空,秋蟾皎潔出天東。賢王心鏡清如水,一照光明萬里同。
詠馬 其二。 龍馬由來產渥洼,驕思顧影自矜誇。太平天子東封日,五色成群云作花。
詠馬 其一。 房星天駟夜凝神,光照祥云散滿身。十二閑中知第一,草豐沙苑早回春。
奉賦秋涼詩和陸長史韻。 金井梧飄早報秋,星流大火暑全收。人間爽氣清如水,涼滿山家十二樓。
謝賜睿書 其二。 鸞翔鳳翥精神異,虎臥龍驤氣勢雄。若候藏書占太史,九天光燄貫長虹。
謝賜睿書 其一。 清思臨池白晝長,金箋揮灑染龍香。侍臣得賜琳瑯字,奕世相傳被寵光。
題紅梅。 春沁南枝雨未乾,東風吹暖已消寒。何人點染胭脂裹,疑是嫦娥絳雪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