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修道隱逸者的別號。
⒉ 泛指別號。
⒈ 修道隱逸者的別號。 宋 高承 《事物紀(jì)原·道釋科教·道號》:“元魏 世祖 時,賜 寇謙之 天師之號, 后漢 張道陵 亦有天師之稱。蓋自《列子》言 黃帝 之稱牧馬童子曰天師始也。 唐玄宗 賜 李含光 曰 玄靜先生,此賜號先生之始也。 宋 朝緣 唐 事,亦有賜號先生、處士者。
引真宗,陳摶 賜號 希夷先生,神宗 時, 張噩 賜號 沖靖處士 是也。”
元 關(guān)漢卿 《單刀會》第二折:“貧道覆姓 司馬,名 徽,字 德操,道號 水鑑先生。”
《二刻拍案驚奇》卷十八:“一日請得一個方士來,沒有名姓,道號 玄玄子,與 甄監(jiān)生 講著內(nèi)外丹事,甚是精妙。”
⒉ 泛指別號。
引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下:“今日輕俊后生輩,乘酒縱筆,題識書畫卷軸,有不著姓名,止題道號者,得不有愧於前輩乎?”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瘞鶴銘》:“歐陽文忠公 以為不類 王右軍 法,而類 顏魯公,又疑是 顧況,云道號同。”
⒈ 修道者的法號或別號。
引《三國演義》第三五回:「吾師覆姓司馬,名徽,字德操,潁川人也。道號『水鏡先生』。」
⒉ 泛指別號。
引宋·周?《清波別志》卷下:「今日輕俊后生輩,乘酒縱筆,題識書畫卷軸,有不著姓名,止題道號者,得不有愧于前輩乎?」
1、老道也打個稽首還禮,沖肖哲善意一笑“無量天尊,貧道號清風(fēng),乃慧劍一脈。
2、他人如道號,修身潔行,品行較之自家掌門遠(yuǎn)為端正,在巴蜀頗有清譽(yù);可惜他資質(zhì)平平,雖勤奮不綴,但依然無法彌補(bǔ)與正德道長的差距,以致掌門大位旁落他人。
3、傅天澤這時候才知道,這肉團(tuán)道人,原來道號沖泉。
4、亮字孔明,道號臥龍先生,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計(jì),真當(dāng)世之奇士,非可小覷。
5、萬壽山山中有一座觀,名喚五莊觀,觀里有一尊仙,道號鎮(zhèn)元子,混名與世同君。
6、小生見過鎮(zhèn)東王,祝我大秦帝國長盛不衰,王爺福如東海,小生賤名不足掛齒,道號珠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