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賢良有才能。
英worthy; be able and good;
⒈ 有德行有才能。
引《韓非子·人主》:“賢能之士進(jìn),則私門之請(qǐng)止矣。”
《史記·太史公自序》:“且士賢能而不用,有國者之恥。”
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蕓 生一女名 青君,時(shí)年十四,頗知書且極賢能。”
王西彥 《黃昏》:“男人愛她,孩子需要她,叔嬸們也莫不稱贊她的賢能。”
⒉ 有德行有才能的人。
引《荀子·成相》:“主之孽,讒人達(dá),賢能遁逃國乃蹶。”
《三國志·魏志·常林傳》:“鄙郡表里山河,土廣民殷,又多賢能,惟所擇用。”
明 徐光啟 《時(shí)事極迫極窘疏》:“如臣言不可用,即望圣明別簡(jiǎn)賢能,使作速任事。”
曹亞伯 《武昌起義》:“我不能勝都督之任,請(qǐng)你們另舉賢能。”
⒈ 有品德有才能。
引《漢書·卷五六·董仲舒?zhèn)鳌罚骸副娛ポo德,賢能佐職。」
《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二》:「那女子入門,待上接下,甚是賢能。」
近賢達(dá) 賢良
反愚笨
1、賢能之士未見重用,只見瓦釜雷鳴。
2、不僅僅是賢能的人有這思想,人人都有,只不過是賢能的人能不丟掉罷了。
3、如果賢能的人和普通人都能使自己的心以天下為重,那么恢復(fù)上古那種良好的社會(huì)風(fēng)氣就指日可待了。
4、學(xué)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xué)生賢能,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后,學(xué)問和技藝各有專門研究,如此罷了。
5、為今日計(jì),當(dāng)嚴(yán)申紀(jì)律,秋毫勿犯,任賢撫眾,使近悅遠(yuǎn)來,官仍其職,民仍其業(yè),錄其賢能,恤其無辜,而大河以北可傳檄而定也。
6、后之為吏,與世沈浮,叔季澆漓,奸巧多緒,居官蒞職,道各不同,故往籍述其賢能,以彰懲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