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撤退軍隊(duì)。
例傳令退兵。
英retreat; withdrawa;
⒉ 迫使敵軍撤退。
例退兵之計(jì)。
英force the enemy to retreat;
⒈ 撤退軍隊(duì)。
引《水滸傳》第四七回:“李逵 叫道:‘哥哥,軍馬到這里了,休要退兵,我與你先殺過去。’”
《三國演義》第十一回:“若二處軍馬齊來, 操 必退兵矣。”
⒉ 指迫使敵軍撤退。
引清 沉復(fù) 《浮生六記·浪游記快》:“事已至此,應(yīng)速思退兵之計(jì)。”
⒊ 指敗退的軍隊(duì)。
引《三國演義》第十八回:“前以精兵追退兵,而公曰必?cái)。缓笠詳∽鋼魟俦槐乜恕>烤瓜と绻裕纹涫虏煌则?yàn)也?”
⒋ 指退伍的士兵。
引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一章第一節(jié):“﹝ 宋太祖 ﹞又除去禁軍中的老弱,設(shè)‘剩員’處理。退兵下到諸郡,仍給兵俸。”
⒈ 撤退己方軍隊(duì)。
引《三國演義·第九回》:「臣等特來報(bào)讎,非敢造次。但見王允,臣便退兵。」
反進(jìn)兵 進(jìn)軍
⒉ 使敵兵退卻。
引《文明小史·第一七回》:「只怕除掉銀錢之外,也沒有第二個(gè)退兵的妙策。」
德語Truppen abziehen, zurückschlagen
1、以柔克剛,在敵人的后方狠狠地打,迫使他退兵。
2、嚴(yán)肅語驚四座!“你怎么看出來的?外星人現(xiàn)在在全球范圍內(nèi)的攻勢正猛,尤其是非洲那里,基本快要全盤淪陷了!怎么可能退兵?”。
3、一年深秋,拿破侖率軍攻打荷蘭,荷蘭則掘開運(yùn)河以為退兵之計(jì)。
4、疲憊的士兵們被告知后撤退兵。
5、說起《賈說春秋》,我亦記得齊國佐賓媚人對大兵壓境的晉人賂以財(cái)寶土地,以求退兵;晉不許,也曾口出“收合余燼,背城借一”的決絕之語。
6、如此數(shù)戰(zhàn)下來,成湯士兵死傷無數(shù),那北海王按理該當(dāng)挾琉璃燈之力揮軍而上,卻不知為何在半邊山頭上扎下了營寨,既不退兵,也不上前,不知有何計(jì)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