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托付。
例她囑托我辦這件事。
英entrust;
⒉ 求助,拜托。
英ask favour of sb.for;
⒈ 亦作“囑託”。
⒉ 關(guān)說。
引晉 袁宏 《后漢紀(jì)·章帝紀(jì)上》:“上即位,太后詔 三輔 諸 馬 婚親,有囑託郡縣干亂吏治者以法。”
《舊唐書·李林甫傳》:“王元琰 不無贓罪, 嚴(yán)挺之 囑託所由輩有顏面。”
《水滸傳》第三十回:“﹝ 葉孔目 ﹞已把那文案做得活著,只被這知府受了 張都監(jiān) 賄賂囑托,不肯從輕勘來。”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金滿 聞得眾人有言,恐怕不穩(wěn),又去揭債,央本縣顯要士夫,寫書囑托知縣相公。”
⒊ 托付。
引《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 施濟(jì) ﹞正欲喚主僧囑托修殿之事,忽聞下面有人哭泣之聲。”
《紅樓夢》第四八回:“自己在后廊下,隔著窗子,向里千言萬語囑托 張德輝 照管 薛蟠。”
《老殘游記》第五回:“吳氏 將 于朝棟 尸首領(lǐng)回,親視含殮,換了孝服,將他大伯、丈夫后事囑託了他父親。”
楊朔 《英雄時(shí)代》:“信上是祖國人民的聲音,祖國人民對他們的囑托。”
⒈ 吩咐、托付。也作「屬托」。
引《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八》:「就叫小娘子出來再見了主翁,囑托與他了。」
《紅樓夢·第四回》:「他便將家中事務(wù)囑托族人并幾個(gè)老家人,他便帶了母親妹子竟自起身長行去了。」
近吩咐 付托 托付 交托
1、他沒有辜負(fù)家鄉(xiāng)父老鄉(xiāng)親的囑托。
2、然而,誰曾想過,每每帶給我歡喜的信,這一次,竟然給我致命重創(chuàng),這是封無法回郵的信,你站在死亡的邊緣,用盡心中柔情,給我最后撫慰。這份溫柔,這份囑托,意洞,我永遠(yuǎn)珍惜,珍藏于心,但,卻永遠(yuǎn)無法回贈(zèng)。縱使你能化為鬼魂,夜夜回歸,我們也是天人永隔!不可重逢的離別。
3、樂趣,是老師鄭重的囑托為我們糾正了偏離的航向,是老師堅(jiān)實(shí)的雙手托起我們燦爛的明天。在這個(gè)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對老師說說我們的心里話。
4、院長囑托護(hù)士要好好照應(yīng)受傷的見義勇為者。
5、還是教練的囑托落地的剎那。
6、我們會(huì)緬懷過去,牢記先輩們沉甸甸的囑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