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書信。
英letter;
⒈ 書信,信件。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五回:“這本底稿在 云岫 是非常秘密的,內中都是代人家謀占田產,謀奪孀婦等種種信札,與及誣揑人家的呈子。”
魯迅 《書信集·致鄭振鐸》:“以后印造,我想最好是不要和我商量,因為信札往來,需時間而于進行之速有礙。”
茅盾 《三人行》:“他走到書桌邊,打開一個小巧的木匣子,中間滿貯著信札。”
⒈ 書信、函件。
引《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卻說王總辦送出金子香,回到臥室,檢點來往信札,內有上海寄來他姪兒的信。」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六五回》:「這本底稿在云岫是非常秘密的,內中都是代人家謀占田產,謀奪孀婦等種種書札,以及誣捏人家的呈子。」
近函件 翰札 簡牘 信件 尺牘 尺素 書翰 書信
英語letter
法語lettre
1、披讀信札,一種殷切激越之情,溢乎言表。
2、立即電知洋務公所吳令愷元到寓搜查,當起獲炸彈手槍旗幟印信札文底冊鈔票匯票函件甚多。
3、老人送我每一種新出的作品;往還信札四五十通;引薦我結識黃宗英;為拙著撰寫書評,等等,這般厚待于我,顯然因為我青少年時代也有過十多年的上海時光。
4、今天,湖南圖書館館藏張氏家譜及張氏名人圖書、信札展開展,對湖南張氏進行了梳理和介紹。
5、舊香居是從早期的日圣書店改名而來,從一開始它就不是普通的二手書店,而是以售賣絕版珍本書、名人信札書畫為主的古書店。
6、這些簡冊大都是當時戍守邊疆的將士們的日常來往信札,金錢米谷的流水帳目,屯戍機關發放糧餉、兵器、用具的登記簿籍,是十分真實可靠的第一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