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極言狀態之多。
⒈ 極言狀態之多。
引南朝 梁武帝 《龍教寺碑》:“浮屠涌現,千態萬狀。”
明 劉基 《白云山舍記》:“云之所發所聚,千態萬狀,無不備有。”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填詞之樂……較之南面百城,洵有過焉者矣;至説其苦,亦有千態萬狀。”
⒈ 各式各樣的形態。明·朱國楨也作「千狀萬態」。
引《宣和畫譜·卷一一·山水》:「于高堂素壁放手作長松巨木,回溪斷崖,巖岫才絕,峰巒秀起,云煙變滅晻靄之間,千態萬狀。」
《涌幢小品·卷三二·吳建》:「人情愈偽,千態萬狀,劫運承之,圣人亦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