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草野之民,平民。
⒈ 草野之民,平民。
引《收穫》1981年第6期:“我們說了不算,我們是草民,也許哥哥是對的,該反對這戰爭。”
⒈ 古代平民的自稱,指草野小民。
英語the grass roots, the hoi polloi
1、草民便一這農業法為例說一下,比如全國清丈土地,最后統一分配,那些貴族可以多分一些土地,但是所得土地只能是劣質土地。
2、皇上與這位娘娘光臨草民小舟及寒舍,實乃草民幾輩子修來的福分,草民榮幸之極,回家必為皇上及娘娘日日祈福上香,恭祝皇上及娘娘福壽無疆。
3、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柔韌的小草,你究竟是什么呢?是我們無數卑微弱小的生命吧?我們是平凡的草民,卻也可以描繪春天,為大地梳妝,弱小的生命聯合起來,還可以改變環境,創造世界。
4、吳熊光大人籌建虎門炮臺時亦曾為軍費所苦,草民曾借箸代籌,出過一回餿主意,說不得今日重作一回馮婦了。
5、現在外面有傳草民是因‘云富相爭’而倒霉,有說為‘王府除夕案’丟官,更可笑還有人把草民跟廖大亨相提并論,覺著都是被‘打五蠹’所累。
6、草民被楚家父子排擠,走頭無路,今日特來投到楊縣男門下,還請楊縣男不計前嫌,收下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