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人以泥封信,泥上蓋印。皇帝用紫泥。后以指詔書。
例紫泥封詔。紫泥方降。
⒈ 古人以泥封書信,泥上蓋印。皇帝詔書則用紫泥。
引《后漢書·光武帝紀上》“奉 高皇帝 璽綬” 李賢 注引 漢 蔡邕 《獨斷》:“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紐……皆以 武都 紫泥封之。”
唐 楊炯 《崇文館宴集詩序》:“封紫泥於璽禁,傳墨令於銀書。”
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十二:“古印文作白字,蓋用以印泥,紫泥封詔是也。”
后即以指詔書。 南朝 梁 沉約 《為始興王讓儀同表》:“徒塵翠渥,方降紫泥,以茲上令,用隔下情。”
唐 白居易 《代書一百韻寄微之》:“恩隨紫泥降,名向白麻披。”
清 吳偉業 《九峰草堂歌》:“紫泥欲下早蟬蛻,掉頭不肯隨東封。”
⒈ 印泥。古人書函用泥封,并戳印以為憑信,漢天子用紫泥,故紫泥亦指詔書。
引唐·李白〈玉壺吟〉詩:「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
近印泥
1、哎,走吧,建子,那邊還有小蝌蚪和紫泥蝦,興許能抓上點。
2、紫砂陶的制作工藝還得從紫砂土說起,紫砂陶所用原料是由紫泥、綠泥、紅泥三種;統稱為紫砂泥,紫砂泥料產于石巖下夾存于甲泥礦層中。
3、外面是小小的院子,有幾枝竹,和一個罩滿了綠油油的苔蘚的花壇;壇邊立著兩三個破舊的紫泥花盆,亂蓬蓬長著些野草。
4、當時紫泥泉多數是土種哈薩克羊,耐高寒、善攀巖,但是個頭小、毛粗色雜,只能捻繩搟氈。
5、燕真大喜,雙掌化爪,虛空一抓,大片大片泥土被他從深坑中抓出,最后抓出一個沾滿了紫泥的白玉盒,這七彩氤氳正是從這個神秘的白玉盒中擴散出去的。
6、傳說紫泥海底的靈珠能趨吉避兇,遇難成祥,它會保護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