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事情中途停頓。
英stop(doing sth.) halfway; give up halfway;
⒈ 中止;中斷。
引《文選· 潘岳 <笙賦>》:“舞既蹈而中輟,節將撫而弗及。”
李善 注:“言以笙聲為主,故舞者足蹈中止而待之,歌者將撫節而恐不及。”
唐 柳宗元 《貞符序》:“臣為尚書郎時,嘗著《貞符》……會貶逐中輟,不克備究。”
元 楊載 《磵松》詩:“險阻不可致,既作復中輟。”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十一》:“運動于是銷沉,刊物于是中輟。”
⒈ 中途停頓。
引《文選·潘岳·笙賦》:「舞既蹈而中輟,節將撫而弗及。」
《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乘勝長驅,如破竹之勢,怎可中輟?」
1、老板還說了另一個改變,即是以前人們會認為檳榔西施都是一些中輟生或是書讀不好的女生才會去做的工作。
2、“堅忍有恒”四字,最為辦事要著,勿畏難中輟,勿滋生弊竇,勿遺人口實。照此進行,何患不達目的?曾國藩。
3、成長的環境比較雜,我從小就喜歡認識不同的人,了解他們的故事。初中輟學的堂哥在工業區開了一個可以給人打麻將的店,放假時我有時幫忙通宵看店,認識了幾個在附近夜總會里做的女孩,我記得她們總喜歡在半夜喝酒,喝完了就唱著任賢齊的。
4、瑯琊風骨,開宗立派傳衣缽。六朝江左風流歇,萬歲通天,摹得諸王帖。書法宋元猶挺拔,明清兩代幾中輟。古人遺墨千秋訣,何幸如今此處看陳列。
5、人口調查數據表明,在勞動力大軍中,高中輟學者的平均收入是美元,而有專業本科學位的平均能掙美元。
6、他想出去旅行散散心,于是中輟了寫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