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見“水洼”。
⒈ 亦作“水洼”。低凹積水處。見“水洼”。
引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四》:“堤南北皆水洼,堤界其間,與 西子 蘇堤 無異。”
魯迅 《野草·過客》:“我走得渴極了。這地方又沒有一個池塘,一個水洼。”
孫犁 《白洋淀紀事·囑咐》:“他從積滿泥水的腐草的水洼望過去,微微的可以看見 白洋淀 的邊緣。”
1、水洼村竟風平浪靜,好像什么事也沒發生。
2、馬群就像在毛皮地毯上行走那樣,沿著田野前進,當它們走過大路時,偶爾踩進了水洼,發出啪嗒啪嗒的響聲。
3、她不時停下身來,把退潮留下的水洼當作鏡子,好奇地朝里面照著她自己的面孔。
4、雨漸漸停了,行人們也收起了傘。我仍在亭子里坐著,看著雨水順著亭角滴滴答答的流下來,滴到下面的小水洼里,泛起一層又一層的漣漪。
5、一只肥的,深藍色的鴿子飛到路中間來,急急地到井邊一個水洼跟前去喝水。
6、綿綿的秋天,梳洗著青山滋潤著大地。地面上大大小小的水洼里積滿了水。它們緩緩的流向大溝小渠,匯聚起今年的深情和來年的希望。這秋雨又仿佛是甘醇的美酒,奉獻給滋生萬物的土地,奉獻給滿懷豐收喜悅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