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像天上的流云,江河中的流水。比喻文章灑脫自然,不做作。
例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宋·蘇軾《答謝民師書》
英(of writing style)like floating clouds and flowing water——natural and smooth;
⒈ 比喻詩文純任自然,毫無拘執。
引宋 蘇軾 《與謝民師推官書》:“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不可不止。”
元 劉壎 《隱居通義·陳文定公詩句》:“近世文章,如 王臞軒 所作,行云流水,亦自可采。”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誦之行云流水,聽之金聲玉振。”
冰心 《寄小讀者》二五:“我行云流水似的,不造作,不矜持,說我心中所要說的話。”
⒉ 比喻無足輕重。
引《警世通言·莊子休鼓盆成大道》:“今日被 老子 點破了前生,如夢初醒,自覺兩腋風生,有栩栩然蝴蝶之意,把世情榮枯得喪,看做行云流水,一絲不掛。”
《西湖佳話·白堤政跡》:“樂天(白樂天 )道:‘ 商玲瓏 雖然解事,亦不過點綴湖山,助吾朝夕間詩酒之興耳,過眼已作行云流水,安足繫吾心哉?’”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一幕:“公子哥兒的事還不是行云流水。”
⒈ 飄動的浮云,流動的水。形容飄灑自然,無拘無束的樣子。宋·蘇軾〈答謝民師書一首〉:「所示書教及詩賦雜文,觀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于所當 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也作「流水行云」。
⒉ 比喻無足輕重的事物。也作「流水行云」。
引《警世通言·卷二·莊子休鼓盆成大道》:「把事情榮枯得喪,看 做行云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