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整個天下。
例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左傳·昭公七年》
英universally;
⒈ 整個天下;遍天下。
引《左傳·昭公七年》:“故《詩》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按,今本《詩·小雅·北山》作“溥天”。 《三國志·吳志·吳主傳》“權(quán) 大悅,加 淵 爵位”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者以天下為家。”
《舊唐書·李密傳》:“普天之下,率土之濱, 蟠木 距于 流沙,瀚海 窮于 丹穴,莫不鼓腹擊壤,鑿井耕田,治致昇平,驅(qū)之仁壽。”
郭小川 《長江邊上“五·七”路》詩:“普天之下,黑暗即將過去,曙光迎來白晝。”
亦省作“普天下”。 《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普天下的婦道,第一件開心的事無過丈夫當著他的面贊他自己養(yǎng)的兒子。”
冰心 《寄小讀者》十二:“普天下沒有一個沒有母親的孩子。”
⒈ 全天下。
引《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中》:「莽策命曰:『普天之下,迄于四表,靡所不至。』」
《紅樓夢·第五回》:「此各司中皆貯的是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過去未來的簿冊,爾凡眼塵軀,未便先知的。」
1、緩慢的語氣中又帶著不容置喙的事實,是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誰,又敢說皇家的不是。
2、“暑”來“暑”去,還是你是我的知己,“暑”來“暑”去,還是你我情意最蜜;“暑”來“暑”去,還是得把大暑的祝福送給你,愿普天之下,“暑”你最美麗,“暑”你最快樂,“暑”你。
3、普天之下,哪一位辦得到?他裝癡呆二三十年,如今三十六歲了,才終于當上了皇帝。
4、“普天之下,莫非皇土”與“普天之下,莫非國土”無非代表了土地占有的兩個極端。
5、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帝制時代,最大的包租公包租婆,當然是皇帝和后妃啦。
6、普天之下,哪怕有一個也好,必須尋找出能俘獲自己這顆心的偉大的東西,美麗的東西,或是慈祥的東西夏目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