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原為佛教語。指極漫長的時間。后亦指命中注定的厄運,大難,大限。
英inexorable doom;
⒈ 亦作“刧數(shù)”。亦作“刦數(shù)”。亦作“刼數(shù)”。原為佛教語。指極漫長的時間。后亦指厄運,災難,大限。
引五代 齊己 《勉送吳國三五新戒歸》詩:“法王遺制付仁王,難得難持劫數(shù)長。”
《敦煌變文集·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jīng)講經(jīng)文》:“個個延經(jīng)刼數(shù),日日不離寳樹。”
元 無名氏 《馮玉蘭》第三折:“那兩個船家是將錢覓到,也都在刦數(shù)里不能逃。”
《醒世恒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襄刼七十七萬七千七百年,釋教已盡,此是刼數(shù)。”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九:“如蝗蝻非人力所能捕盡,惟委于刧數(shù)之未完。”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槐西雜志一》:“述流寇事頗悉,相與嘆劫數(shù)難移。”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八篇:“封國以報功臣,封神以妥功鬼,而人神之死,則委之于劫數(shù)。”
⒈ 命運中注定,人為無法改變的災難。
引《紅樓夢·第一回》:「此方人家都用竹籬木壁,大抵也因劫數(shù),于是接二連三,牽五掛四,將一條街燒的如火燄山一般。」
1、劫數(shù)難逃,知恩必報,這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
2、看來這次定是劫數(shù)難逃了,沒想到我真的是不能出谷,即便是拜了堂,也無法破解我的禁咒。
3、浮生流連,他自不悔,她自不棄。紅塵劫數(shù),執(zhí)手共赴!任風雨飄搖,苦渡塵寰,此心不懼。
4、人生有太多躲不過的劫數(shù),過不了那道最難的坎,就只能墜落山崖,粉身碎骨。
5、據(jù)算命先生透露,我已命犯桃花,劫數(shù)難逃,七夕之夜,將飽受相思之苦,唯有找一同命相憐者傾訴,方能解除痛苦。收到此信者,即是有緣人,望準時赴約。
6、天人感應之下,心硯末法之劫已到,只見漫天彤云滾滾,似有天神下界,此番劫數(shù)更勝心硯道祖,劫海下心硯道基盡毀,元神破滅,只余一捧劫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