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宣誓時訂下的必須遵守的條文。
例忠于誓約。
英vow;
⒈ 盟誓;訂約。
引《三國志·蜀志·彭羕傳》:“昔每與 龐統 共相誓約,庶託足下末蹤,盡心於主公之業,追名古人,載勛竹帛。”
《舊五代史·梁書·王師范傳》:“因戒厲士眾,大行頒賞,與之誓約,自率之以攻 棣州,擒 張蟾,斬之。”
⒉ 盟誓、宣誓時所立下的誓言。
引唐 元稹 《代諭淮西書》:“此數君子者,豈受利不厚,而誓約不明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六·溪州銅柱記》:“若有違誓約,甘請準前差發大軍誅伐。”
郭沫若 《羽書集·全面抗戰再認識》:“希望大家于保衛國族的神圣誓約之前,擔當起執行全面抗戰的實際。”
⒈ 發誓立約。
引《三國志·卷四〇·蜀書·彭羕傳》:「昔每與龐統共相誓約,庶托足下末蹤,盡心于主公之業。」
《舊五代史·卷一三·梁書·王師范傳》:「因戒厲士眾,大行頒賞,與之誓約。」
⒉ 宣誓時訂下的條款。
"誓約"解釋:
指所立的誓言和約定,多指男女間關于愛情、婚姻方面的誓言和約定。
近義詞:
盟約、誓詞、誓言、信約
反義詞:
背約、毀約、違約
組詞:
山盟海誓、海誓山盟、誓約之言
一年級造句:
1. 小明和他的好朋友發誓要永遠做好朋友。
2. 我們一起許下了美好的誓約。
3. 小花和小狗...
[ 查看更多 ]
1、牽著的手,決不會放開,縱然顫抖的手指上沒有紅繩,也沒有誓約的戒指。
2、我生平從來沒有這樣認真。我心甘情愿信守今晚許下的誓約。
3、昔每與龐統共相誓約,庶托足下末蹤,盡心于主公之業,追名古人,載勛竹帛。
4、起義之歌已經被傳唱,刻不容緩啊。我們必須召開聯盟會議。做為九大海盜王的你,有責任遵守誓約出席大會。
5、我們也都想聽人們奏國歌、念誓約,高唱愛國歌曲。
6、蒼龍負圖山巍峨九十九曲水清澈,問著榮耀背后荊棘血路值得不值得,亂世慷慨我行歌千萬人中有相和,所有人間煙火悲歡離合日月星辰會記得,是指間漸冷的誓約誰緊握比生命殷切,不放開到星火熄滅,為你守十二夜圓缺青煙里隔了陰陽界,剩那年初見時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