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臣子奪取君主的權(quán)位。
英usurp the throne;
⒈ 謂奪取君位。
引《漢書·劉歆傳》:“及 王莽 篡位, 歆 為國師。”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河水五》:“及 子朝 篡位,與 敬王 戰(zhàn),乃取 周 之寶玉,沉 河 以祈福。”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張?zhí)戾a 為 涼州 刺史,稱制西隅” 劉孝標(biāo) 注引 北涼 段龜龍 《涼州記》:“天錫 篡位,自立為 涼州 牧。”
⒈ 以不當(dāng)手段奪取君位。
引《后漢書·卷八三·逸民傳·序》:「漢室中微,王莽篡位,士之蘊藉義憤甚矣。」
《三國演義·第八回》:「賊臣董卓,將欲篡位,朝中文武,無計可施。」
英語to seize the throne
法語usurper le tr?ne
"篡位"解釋:
指封建時代臣子奪取君主的帝位。
近義詞:
奪權(quán)、奪位、謀權(quán)篡位、犯上作亂
反義詞:
禪讓、讓位
組詞:
篡奪、篡改、篡黨奪權(quán)、篡逆
一年級造句:
1.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篡位是不道德的行為。
2. 在古代,篡位常常引發(fā)戰(zhàn)爭和混亂。
3. 我們應(yīng)該尊重歷史,不要篡改歷史事實。
...
[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