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臣下對(duì)別國謙稱本國國君。
⒈ 臣下對(duì)別國謙稱本國國君。
引《國語·魯語上》:“展禽 使 乙喜 以膏沐犒師,曰:‘寡君不佞,不能事疆埸之司,使君盛怒,以暴露於弊邑之野,敢犒輿師。’”
《韓非子·難四》:“叔孫穆子 趨進(jìn)曰:‘諸侯之會(huì),寡君未嘗后 衛(wèi) 君也,今子不后寡君一等,寡君未知所過也。’”
唐 李公佐 《南柯太守傳》:“右相曰:‘寡君不以弊國遠(yuǎn)僻,奉迎君子,託以姻親。’”
⒈ 寡德的君主。古代臣民對(duì)他國自稱本國君主的謙詞。
引《左傳·桓公十八年》:「寡君畏君之威,不敢寧居,來修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