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謂趁敵方?jīng)]有防備時進行襲擊。
⒈ 謂趁敵方?jīng)]有防備時進行襲擊。
引《孫子·計》:“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三國志·魏志·鄧艾傳》:“軍志有之曰:‘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虛,破之必矣。”
亦作“攻其不備”。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八:“攻其不備,決可克復(fù)。”
袁也烈 《“八一”的槍聲》:“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就可全殲敵人。”
⒈ 乘人未及防備而突然攻擊。也作「攻其不備」。
引《三國演義·第五六回》:「等主公出城勞軍,乘勢拏下,殺入城來,攻其無備,出其不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