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因氣憤而臉有怒色。
英suddenly change countenance;
⒈ 氣憤地變了臉色,發(fā)怒。
引《莊子·外物》:“鮒魚忿然作色曰:‘……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於枯魚之肆!’”
漢 劉向 《說(shuō)苑·奉使》:“秦王 忿然作色怒曰:‘公亦曾見(jiàn)天子之怒乎?’ 唐且 曰:‘王臣未曾見(jiàn)也。’”
夏衍 《秋瑾傳》第一幕:“秋瑾 (忿然作色):女人不是人嗎?”
⒈ 因憤怒而變了臉色。
引戰(zhàn)國(guó)·孫臏《孫臏兵法·威王問(wèn)》:「田忌忿然作色:『此六者,皆善者作用,而子大夫曰非其急者也。』」
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中·顏斶》:「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貴乎?士貴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