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謂施小惠而不識大體。
⒈ 謂施小惠而不識大體。
引《史記·淮陰侯列傳》:“項王 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dāng)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
宋 蘇軾 《漢鼎銘》:“不寶此器而拳拳於一物,孺子之智,婦人之仁,嗚呼悲夫!”
《東周列國志》八十回:“吳王 有婦人之仁,而無丈夫之決。”
⒈ 施小惠而不識大體。比喻姑息少決斷。
引《漢書·卷三四·韓信傳》:「項王見人恭謹(jǐn),言語姁姁,人有病疾,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dāng)封爵,刻印刓,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