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易·鼎》:“鼎折足,覆公餗。”后以“覆公折足”比喻不勝重任,敗壞公事。
⒈ 亦省作“覆折”。
引《易·鼎》:“鼎折足,覆公餗。”晉 袁宏 《后漢紀·獻帝紀二》:“太尉 樊稜,司徒 許相,皆竊位懷祿,茍進無恥,終無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后漢書·李固等傳論》:“李固 據位持重,以爭大義,確乎而不可奪。豈不知守節之觸禍,恥夫覆折之傷任也。”《周書·寇洛于謹等傳論》:“及 謹 以耆年碩德,譽重望高,禮備上庠,功歌司樂,常以滿盈為戒,覆折是憂。”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anvalley.cn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