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裹扎。
⒉ 捆綁。
⒊ 約束。
⒈ 裹扎。
引《六韜·武車士》:“走能逐奔馬及馳而乘之,前后左右上下周旋;能縛束旌旗;力能彀八石弩,射前后左右皆便習(xí)者?!?/span>
⒉ 捆綁。
引《史記·酷吏列傳》:“吏之治以斬殺縛束為務(wù), 閻奉 以惡用矣?!?br />《漢書·張放傳》:“白晝?nèi)霕?lè)府,攻射官寺,縛束長(zhǎng)吏子弟?!?br />《后漢書·鄧訓(xùn)傳》:“羌 胡 俗恥病死,每病臨困,輒以刀自刺。 訓(xùn) 聞?dòng)欣Ъ舱?,輒拘持縛束,不與刀刃,使醫(yī)藥療之?!?/span>
⒊ 約束。
引唐 元稹 《江陵三夢(mèng)》詩(shī):“況有官縛束,安能長(zhǎng)顧私。”
清 王韜 《平賊議》:“即有一二狷潔自好賢豪自命者,亦止於上下縛束,無(wú)可措手?!?/span>
⒈ 縛綁約束。
例如:「為人做事,處處受人縛束,真不自由?!?/span>
反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