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懶惰懈怠。
引《東觀漢記·吳良傳》:“議曹惰窳,自無袴,寧足為不家給人足邪?”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序》:“蓋以庸人之性,率之則自力,縱之則惰窳耳。”明 唐順之 《與應警庵郡守書》:“僕質本頑鈍,惟不敢惰窳以負相知。”嚴復 《救亡決論》:“后世學者,樂其徑易,便于惰窳敖漫之情,遂羣然趨之,莫之自返。”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anvalley.cn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