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草戚”。
⒉ 倉猝;匆忙。
⒈ 亦作“草慼”。倉猝;匆忙。
引南朝 宋 鮑照 《登大雷岸與妹書》:“臨涂草蹙,辭意不周。”唐 韋應物 《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詩:“契闊晚相遇,草慼遽離羣。”唐 元稹 《桐花詩》序:“元和 五年……宿 曾峯館。山月曉時,見桐花滿地,因有八韻寄 白翰林 詩,當時草蹙,未暇紀題,及今六年,詔許西歸,去時桐樹上孫枝已拱矣。”
?含義網 字義深度解析,筆順精準查詢,規范書寫盡在指尖!
www.anvalley.cn Copyright ? 2018-2023蜀ICP備2024047760號-2 E-mail:ROYSHEN#126.COM(#替換為@) 反饋
本站內容來源于網友提交及搜索引擎,如果我們的某些資料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對您造成了任何程度的傷害,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時間處理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