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順勢乘長風,踏破萬里浪。形容辦事一帆風順,發展迅猛,也比喻志趣遠大,勇往直前。
例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蒼海。——李白《行路難》
英brave the wind and the waves; have a high ambition as riding the waves;
⒈ 順著風,破浪前進。 《宋書·宗愨傳》:“慤 少時, 炳 問其志。
引慤 答曰:‘愿乘長風破萬里浪。’”
《痛史》第十七回:“且説大隊船隻,乘風破浪,不日來到 厓山。”
陳毅 《滿江紅·游廣東記沿途所見》詞之九:“中國 海輪,第一次,乘風破浪。”
⒉ 比喻人的志向遠大,氣魄雄偉,奮勇前進。
引《孽海花》第二四回:“東海 湄, 扶桑 涘,欲往從之多蛇豕!乘風破浪從此始。”
郭沫若 《巫峽的回憶》詩:“我如今就好象囚在了群峭環繞的峽中--但只要我一出了 夔門,我便要乘風破浪。”
⒈ 順著風,破浪前進。
引《宋史·卷四五〇·忠義傳五·張順傳》:「夜漏下三刻,起矴出江,以紅鐙為識。貴先登,順殿之,乘風破浪,徑犯重圍。」
《文明小史·第一五回》:「把繩索一切扎縛停當,然后又放一聲氣,小火輪動鼓機器,便見一溜煙乘風破浪的去了。」
⒉ 南朝宋宗愨年少時,有一次,叔父宗柄問他的志向如何?宗愨回答說:「愿乘長風破萬里浪。」見也作「長風破浪」。
引《宋書·卷七六·宗愨傳》。后以喻志向遠大,不畏艱難,奮勇前進。《孽海花·第二四回》:「東海湄,扶桑涘,欲往從之多蛇豕!乘風破浪從此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