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雙方;兩方面。
⒉ 有屋脊房屋的前后兩檐。
⒊ 指辦法或本領(lǐng)。
⒈ 雙方;兩方面。
引《穀梁傳·昭公八年》:“兩下相殺,不志乎《春秋》。”
唐 柳宗元 《駁復(fù)仇議》:“今若取此以斷兩下相殺,則合於禮矣。”
《三國演義》第八回:“貂蟬 送酒與 布,兩下眉來眼去。”
吳組緗 《山洪》二:“有一次因為派捐, 三官 提出質(zhì)問,兩下發(fā)生爭執(zhí)。”
⒉ 有屋脊房屋的前后兩檐。
引《禮記·檀弓上》“見若覆夏屋者矣” 唐 孔穎達(dá) 疏:“殷 人以來,始屋四阿, 夏 家之屋,唯兩下而已。”
⒊ 指辦法或本領(lǐng)。參見“兩下子”。
例如:你還真有兩下。
⒈ 雙方面、兩面。唐·柳宗元〈駮復(fù)讎議〉:「復(fù)讎不除害,今若取此以斷兩下相殺,則合于禮矣。」也作「兩下里」。
引《文明小史·第二二回》:「兩下談得投機(jī),萬帥就要在學(xué)堂吃飯。」
⒉ 兩次或少許。
例如:「小孩本來就調(diào)皮好動,打他兩下就好了,何必動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