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參見(jiàn):驚才絕艷,驚才絕艷。
⒈ 形容才華驚人,文辭瑰麗。示例:不知墮向泥犁者,可有~詞。 ◎清·舒位《鬼》詩(shī)
引清 梁章鉅 《浪跡叢談·劉英初編修》:“英初 本驚才絶艷,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 江郎 才盡。”
清 舒位 《鬼》詩(shī):“不知墮向泥犁者,可有驚才絶艷詞。”
亦作“驚才絶艷”。 柳亞子 《五月二日為曼殊逝世二十六周年忌辰》詩(shī):“驚才絶艷美無(wú)倫,衣鉢 師黎 更 拜輪。”
解釋:形容才華驚人,文辭瑰麗。出處:清·王晫《今世說(shuō)·企羨》:“彭羨門(mén)驚才絕艷,詞家推為獨(dú)步。”
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劉英初編修》:“英初本驚才絕艷,而近作大不如前,同人比之江郎才盡。”
⒈ 人的文采華麗,令人驚異。清·翁方綱也作「驚采絕艷」。
引《石洲詩(shī)話·卷二》:「李長(zhǎng)吉驚才絕艷,鏘宮戛羽,下視東野,真乃蚯蚓竅中蒼蠅鳴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