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hān,zhàn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171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295 |
1995年 | 266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359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無 |
內容來源于:www.anvalley.cn
占姓主要源自:媯姓、詹姓。
占姓,中文姓氏之一。《百家姓》中沒有列出,而在全國約有人口98萬,在各姓中排第272位,占全國人口的0.08%。作姓氏時,普通話讀zhān,一聲;潮音ziam1,尖音。起源于:1.媯姓,屬以祖字為姓。2.占卜職業,屬以職業為姓。3.詹姓,屬音同轉換。在古代,占姓的人口不多,故古代的占姓名人不多見。但當近代相當一部分詹姓轉為占姓后,占姓就由稀姓變成了小姓乃至較常見的姓氏了。
1. 出自媯姓。春秋時期齊國田無宇有兒子叫田(陳)書,字子占。《世本》載,陳書生子良堅,“堅子以王父字為氏”,其后代亦有子占氏。故占姓為春秋媯姓的后代,屬以祖字為姓。
2. 源自職業。出自古代占卜師,屬以職業為姓。古代有專門占卜的巫師,子孫以占為氏。
3. 出自詹姓。屬音同轉換。近代,因“詹”與“占”同音(普通話、潮汕話、客家話均完全相同),一些人以為后者是前者的簡化字,遂用為占姓。
一、占zhān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縣,內蒙古之烏海,山東之平度,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監利,安徽之涇縣,廣東之新會、澄海、高要、高明,云南之隴川等地均有分布。《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陳子占之后,以王父字為氏。”子占,春秋時齊大夫陳公子完之裔孫,名書字子占。陳乃舜后,故此當以字為氏,系出媯姓。或稱:出自田氏。一音zhàn,亦現行姓氏。宋代有占統,太子中舍;明代有占恩,莊浪縣丞。
二、占zhàn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黑龍江之嫩江縣、陜西之韓城、江西之宜豐、貴州之三都、湖北之監利及芷江等地有分布。漢族、苗族姓氏。此姓。(按:此當與占之zhān姓不同,疑乃“佔”姓之簡。)
三、占
占姓分布:分布較廣。大陸很多詹姓人錯把詹簡化為占,以致占姓人數大增,實際上詹、占為兩個不同之姓,詹不應簡化為占。
占姓起源:
1、系自媯姓。春秋時陳國公子完之裔孫書,字子占,其后以字為氏。
2、清鑲藍旗滿洲中書六格之妻為占氏,此系滿洲人姓。
占姓名人:
占統,宋時達州人,官太子中舍。占恩,明時河南桐柏人,嘉慶中任陜西莊浪縣丞。
郡望:陳留。
變化:《夢感經》作〔??〕。
一、占zhān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天津之武清,河北之景縣,內蒙古之烏海,山東之平度,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監利,安徽之涇縣,廣東之新會、澄海、高要、高明,云南之隴川等地均有分布。《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陳子占之后,以王父字為氏。”子占,春秋時齊大夫陳公子完之裔孫,名書字子占。陳乃舜后,故此當以字為氏,系出媯姓。或稱:出自田氏。一音zhàn,亦現行姓氏。宋代有占統,太子中舍;明代有占恩,莊浪縣丞。
二、占zhàn
現行較罕見姓氏。今黑龍江之嫩江縣、陜西之韓城、江西之宜豐、貴州之三都、湖北之監利及芷江等地有分布。漢族、苗族姓氏。此姓。(按:此當與占之zhān姓不同,疑乃“佔”姓之簡。)
三、占
占姓分布:分布較廣。大陸很多詹姓人錯把詹簡化為占,以致占姓人數大增,實際上詹、占為兩個不同之姓,詹不應簡化為占。
占姓起源:
1、系自媯姓。春秋時陳國公子完之裔孫書,字子占,其后以字為氏。
2、清鑲藍旗滿洲中書六格之妻為占氏,此系滿洲人姓。
占姓名人:
占統,宋時達州人,官太子中舍。占恩,明時河南桐柏人,嘉慶中任陜西莊浪縣丞。
郡望:陳留。
變化:《夢感經》作〔??〕。
其他姓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