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ī ]
[ mén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時間 | 排名 |
---|---|---|---|---|---|
最新 | 1767 | 2018年 | 無 | 2014年 | 無 |
2013年 | 無 | 2007年 | 無 | 2006年 | 無 |
1995年 | 無 | 1987年 | 無 | 1982年 | 無 |
明朝 | 無 | 元朝 | 無 | 宋朝 | 無 |
北宋 | 486 |
內容來源于:www.tangqie.com
西門姓主要源自:姬姓、姜姓。
西門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時期鄭國大夫居住地,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鄭大夫居西門,因氏焉。”
春秋時期,鄭國有個大夫居住在鄭國都城(今河南新鄭)的西門,他的后代子孫就以居地名稱為姓氏,稱西門氏,后有省文簡改為單姓西氏、門氏者,皆世代相傳。
西門姓起源二
源于姜姓,出自戰國時期齊國有大夫居住地,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戰國時期,齊國有個大夫居于城池的西門,其子孫也有以西門為姓氏者,稱西門氏,后有省文簡改為單姓西氏、門氏者,皆世代相傳。
西門姓起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戰國時期魏國官吏西門豹之后,屬于以先祖名號為氏。據史籍《姓苑》記載:“西門豹之后,改為西門氏。”戰國時期,魏國在魏文侯魏斯執政時期(公元前446~前396年在位),屬下有一個大夫叫“豹”,是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水利家,他曾立下赫赫戰功,賜居魏國都城(安邑,今山西夏縣)的西門,因稱西門豹。后出任鄴縣令尹(今河北臨漳鄴鎮,一說今河南安陽北十八公里處)。
在西門豹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名號為姓氏者,稱西門氏,后有省文簡改為單姓西氏、門氏、豹氏等,皆世代相傳。
西門姓起源四
源于姬姓,出自戰國時期衛國大夫石厚居住地,屬于以居邑名稱為氏。石厚,是春秋時期的衛國大夫,是姬州吁的心腹臣子,也是歷史上著名的“衛州吁之亂”的核心人物。春秋早期,衛國第十一代君主衛莊公姬揚有三個兒子:長子姬完、次子姬晉,三子姬州吁。
周桓王二年(衛宣公姬晉元年,陳桓公二十七年,公元前718年),當姬州吁與石厚二人一到陳國后,陳桓公當即拘留了二人,然后將姬州吁關押在濮城(今河南濮陽舊濮城),將石厚關在陳國國都,使他倆不能稍通音信。之后,陳桓公通知衛國諸臣,石碏即派右宰為使臣至陳國,下令其在濮城誅殺了姬州吁,又令自己的家宰獳羊肩殺掉親生兒子石厚,為衛國除掉了二害。之后,再去邢國迎回公子晉為衛國君主,是為衛宣公。左丘明在撰寫這段歷史時感嘆道:“石碏,純臣也……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在石厚的后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封地名稱為姓氏者,稱西門氏,后有省文簡改為單姓西氏、門氏者,皆世代相傳。
西門氏復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多源流姓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臺灣省則沒有,望族出梁郡、魏郡。西門姓在大陸和臺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據《通志·氏族略》上記載:“鄭大夫居西門,因氏焉”由此可知,春秋時代的鄭國有一位大夫居住于西門,其后,就以西門為姓,稱西門氏。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春秋時鄭國位于今陜西省和華縣東南一帶。望族居梁郡(今河南商丘縣南一帶)、魏郡(漢高帝初置。相當于今河北省魏縣、河南省浚縣、山東省冠縣之間地區)。
如今在北京、上海、山東等地,還有極少數量的西門氏族人零星分布。
梁郡: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己亥,公元前202年)建梁國,治所在睢陽(今河南商丘),下轄八縣,其范圍包括今河南商丘大部分地區及安徽碭山縣諸地。三國曹魏時期始改為梁郡。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后以梁郡為宋州。唐朝時期為睢陽郡。
魏郡:秦、漢之際劉邦置郡,治所在鄴縣(今河北臨漳),其時轄地跨今冀、魯、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國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內黃縣、臨漳縣、浚縣、河北省大名縣、魏縣、成安縣、山東省冠縣之間一帶地區。北周末年遷治到安陽。隋朝時期改為相州魏郡。唐朝時期改為為相州鄴郡(今河南安陽),而魏郡之名則移給魏州。
梁郡堂:以望立堂,亦稱梁國堂。
魏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漳堂。
一、西門(西門)xī mén
現行罕見復姓。今山西之運城、臨汾等地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鄭大夫居西門,因氏焉。”以地為氏,后或改為單姓“西”。戰國時魏有西門豹;漢代有西門君惠,王莽時道士;唐代有西門季云,懿宗時神策中尉;宋代有登科西門治、西門俠;明代有西門炳,洧川縣丞。
二、西門(西門)
西門姓分布:上海、北京、山東淄博等地均有此姓。
西門姓起源:
1、商湯之臣有西門疵。此為西門氏之始。
2、春秋時鄭大夫居西門,因氏。
3、春秋時齊國公族有西門氏,見《路史》。
西門姓名人:
西門豹,戰國魏文侯時鄴令。
郡望:晉陽。
西門姓古代名人
西門豹戰國,魏國君主魏文侯任保險了為地方官,他去做官的地方常有水災,那里巫婆就說因為河伯發怒,所以水災,叫百姓每年把少女投到河里,讓河伯娶了親,就免災了。西門了解情況后很生氣,把巫婆丟到河里去。又叫百姓開水渠排水和灌溉,為那地方造福千百年,老百姓都很感激他。西門豹據說是個急性子人,他見巫婆騙人錢財,害人性命,就反問巫婆,把你嫁給河伯不是更好嗎。
西門君惠漢代,道士,王莽時人,喜愛天文讖記,曾對衛將軍王涉說:“劉氏當復興。”后來,果然由劉秀建立了東漢。
西門季玄唐朝,忠臣,歷任神策中尉、右遷神策軍佐、右中護軍、右監門將軍、軍容使等。他對朝廷中花言巧語瞞騙皇上的人特別痛恨,人們贊揚他忠心正直。
西門姓近代名人
西門順基中國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政府副州長。
梁郡: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己亥,公元前202年)建梁國,治所在睢陽(今河南商丘),下轄八縣,其范圍包括今河南商丘大部分地區及安徽碭山縣諸地。三國曹魏時期始改為梁郡。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后以梁郡為宋州。唐朝時期為睢陽郡。
魏郡:秦、漢之際劉邦置郡,治所在鄴縣(今河北臨漳),其時轄地跨今冀、魯、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國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內黃縣、臨漳縣、浚縣、河北省大名縣、魏縣、成安縣、山東省冠縣之間一帶地區。北周末年遷治到安陽。隋朝時期改為相州魏郡。唐朝時期改為為相州鄴郡(今河南安陽),而魏郡之名則移給魏州。
梁郡堂:以望立堂,亦稱梁國堂。
魏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漳堂。
一、西門(西門)xī mén
現行罕見復姓。今山西之運城、臨汾等地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鄭大夫居西門,因氏焉。”以地為氏,后或改為單姓“西”。戰國時魏有西門豹;漢代有西門君惠,王莽時道士;唐代有西門季云,懿宗時神策中尉;宋代有登科西門治、西門俠;明代有西門炳,洧川縣丞。
二、西門(西門)
西門姓分布:上海、北京、山東淄博等地均有此姓。
西門姓起源:
1、商湯之臣有西門疵。此為西門氏之始。
2、春秋時鄭大夫居西門,因氏。
3、春秋時齊國公族有西門氏,見《路史》。
西門姓名人:
西門豹,戰國魏文侯時鄴令。
郡望:晉陽。
一、西門(西門)xī mén
現行罕見復姓。今山西之運城、臨汾等地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鄭大夫居西門,因氏焉。”以地為氏,后或改為單姓“西”。戰國時魏有西門豹;漢代有西門君惠,王莽時道士;唐代有西門季云,懿宗時神策中尉;宋代有登科西門治、西門俠;明代有西門炳,洧川縣丞。
二、西門(西門)
西門姓分布:上海、北京、山東淄博等地均有此姓。
西門姓起源:
1、商湯之臣有西門疵。此為西門氏之始。
2、春秋時鄭大夫居西門,因氏。
3、春秋時齊國公族有西門氏,見《路史》。
西門姓名人:
西門豹,戰國魏文侯時鄴令。
郡望:晉陽。
梁郡: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己亥,公元前202年)建梁國,治所在睢陽(今河南商丘),下轄八縣,其范圍包括今河南商丘大部分地區及安徽碭山縣諸地。三國曹魏時期始改為梁郡。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黜,后以梁郡為宋州。唐朝時期為睢陽郡。
魏郡:秦、漢之際劉邦置郡,治所在鄴縣(今河北臨漳),其時轄地跨今冀、魯、豫三省之界。五胡十六國時轄地在今河南省北部內黃縣、臨漳縣、浚縣、河北省大名縣、魏縣、成安縣、山東省冠縣之間一帶地區。北周末年遷治到安陽。隋朝時期改為相州魏郡。唐朝時期改為為相州鄴郡(今河南安陽),而魏郡之名則移給魏州。
梁郡堂:以望立堂,亦稱梁國堂。
魏郡堂:以望立堂,亦稱臨漳堂。
一、西門(西門)xī mén
現行罕見復姓。今山西之運城、臨汾等地有分布。漢族姓氏。《鄭通志》、《續通志》之《氏族略》亦俱收載,鄭樵注云:“鄭大夫居西門,因氏焉。”以地為氏,后或改為單姓“西”。戰國時魏有西門豹;漢代有西門君惠,王莽時道士;唐代有西門季云,懿宗時神策中尉;宋代有登科西門治、西門俠;明代有西門炳,洧川縣丞。
二、西門(西門)
西門姓分布:上海、北京、山東淄博等地均有此姓。
西門姓起源:
1、商湯之臣有西門疵。此為西門氏之始。
2、春秋時鄭大夫居西門,因氏。
3、春秋時齊國公族有西門氏,見《路史》。
西門姓名人:
西門豹,戰國魏文侯時鄴令。
郡望:晉陽。
其他姓氏